政策+估值+业绩三方发力,创新药投资机遇再现
2025-07-14 17:59 来源:证券之星发布者:夏冰阅读量:5871
2025年7月,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研发支持、医保准入、临床应用等维度推出16条具体举措,标志着中国创新药行业正式进入“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阶段。政策的推出叠加行业基本面的持续改善,正为创新药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当前,创新药投资的结构性机会凸显。中银基金医药主题基金经理郑宁看好创新药的后续发展,他表示创新药既有当下的业绩释放,又有未来的星辰大海,在全市场成长股中是相当稀缺的存在。
此次,《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出台,有望疏通创新药从上市到临床应用的全部流程,真正做到打通“最后一公里”。自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创新药”以来,国家已经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对创新药的支持政策,覆盖了从早期的投融资、研发及药品审批、上市后的定价、配备使用,到支付层面的商业保险和医保支付等各类场景。系统性的支持有望帮助国内药企在创新药领域关键时刻实现从“仿创结合”向“全球原研”的转型。
政策利好在创新药板块的表现上展现出了较为直接的催化效果。以港股市场为例,截至2025年7月9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68.71%。与此同时,当前指数市盈率TTM为29.44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未来存在估值修复空间,性价比较为突出。
另外,随着行业从研发探索期向收获期过渡,仅港股创新药公司在2024年就实现了485.3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7.3%,多个头部企业也在2025年实现扭亏,进入规模化盈利周期。此外,海外授权交易也持续放量,2025年1—5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已达455亿美元,超过2024年上半年的交易总额,印证了“研发在中国,变现于全球”的商业模式可行性。
基金经理郑宁表示,中国创新药正迎来业绩爆发期,中短期依赖国内市场放量,中长期依赖海外市场贡献,当下这几年可能是业绩增速较快的阶段。目前板块市值合计在3万亿元左右,不管是从静态还是动态看,风险收益比都是相对比较高的。有意布局医药板块的投资者不妨多加关注创新药行业的发展以及AI技术突破缩短药物研发周期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业绩说明:
中银港股通医药A成立于2023年12月29日,基金经理郑宁自2023年12月29日起管理,净值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024年度-11.60%/-11.84%,2025年一季度32.25%/19.35%;中银港股通医药C成立于2023年12月29日,基金经理郑宁自2023年12月29日起管理,净值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024年度-12.33%/-11.84%,2025年一季度32.15%/19.35%。
中银创新医疗混合A成立于2019年11月13日,基金经理郑宁自2022年7月1日起管理,净值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成立至2020年底88.45%/38.53%、2021年度-5.93%/-8.99%、2022年度-12.04%/-17.81%、2023年度-9.35%/-9.51%,2024年度-11.52%/-9.79%,2025年一季度27.82%/0.57%;中银创新医疗混合C成立于2020年10月30日,基金经理郑宁自2022年7月1日起管理,净值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成立至2020年底5.32%/1.55%、2021年度-6.31%/-8.99%、2022年度-12.39%/-17.81%、2023年度-9.60%/-9.51%,2024年度-11.85%/-9.79%,2025年一季度27.70%/0.57%。
基金经理在管同类产品业绩表现:中银医疗保健混合A成立于2018年6月13日,基金经理郑宁自2022年10月13日起管理,净值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成立至2018年底-10.50%/-23.14%、2019年度76.38% /19.85%、2020年度89.84%/31.76%、2021年度-1.94%/-6.67%、2022年度-22.96%/-14.32%、2023年度-0.72%/-7.32%、 2024年度-8.65%/-6.81%、2025年一季度21.44%/0.27%。中银医疗保健混合C成立于2020年9月7日,基金经理郑宁自2022年10月13日起管理,净值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成立至2020年底2.60%/-0.73%、2021年度-2.32%/-6.67%、2022年度-23.27%/-14.32%、2023年度-1.09%/-7.32%、2024年度-9.02%/-6.81%、2025年一季度21.32% /0.27%。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在少数极端市场情况下,基金投资存在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该基金前,需充分了解本基金的产品特性及投资风险,并承担基金投资可能出现的亏损。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中银港股通医药、中银创新医疗均属于R4风险等级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C4型及以上的投资者。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中银港股通医药将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将面临需承担汇率风险、境外市场风险以及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