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孔肯雅热关节痛多从手脚开始且伴肿胀
羊城晚报讯记者张华报道:由伊蚊引发的基孔肯雅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日,世卫组织发布的《2025年全球虫媒病毒临床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称,随着气候变化、国际旅行增加和蚊媒栖息地扩大,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正突破传统流行区域,不再局...[全文]
-
预防基孔肯雅热收好这份驱蚊攻略
当前正值盛夏,高温多雨,蚊虫孳生繁殖和活动进入高峰期。近期,我国部分省份报告出现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传播,传播快、危害大。那么,江苏会受到影响吗?怀疑被感染了应该怎么办?我们又应该如何有效防蚊?近日,江苏省疾病...[全文]
-
收获健康成长的“动力课堂”
7月22日,孩子们在篮球培训课上练习运球。本报记者苏欣雨摄 游泳馆内水花飞溅,羽毛球场上挥汗如雨,篮球架下奔跑跳跃,还有击剑、攀岩、拳击……这个夏天,“运动”成为许多孩子假期生活的关键词,运动场成为孩子们锻炼身体、磨砺意志、收获友谊的“动...[全文]
-
贪吃荔枝眼睛红每日别超15颗
《长安的荔枝》正在热映。影片中“荔枝使泪洒岭南”的情节尤为引人关注——被贬谪的李善德听闻长安沦陷的消息后,在悲愤中食用了大量荔枝,双眼赤红如炭,肿似熟荔。这一幕恰与中医“过食热性食物引动肝火”的理论相契合。--> 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全文]
-
7月西安市平均气温30.4°C两次区域性高温均为特
7月西安市平均气温30.4°C两次区域性高温均为特强等级 8月高温持续增强 刚刚过去的7月,西安市平均气温30.4°C。7月全市高温日数累计达23日136站次,国家气象站平均高温日数19.4天,较常年同期偏多9.2天。 今年7月内共出...[全文]
-
夏季急性胃肠炎高发,日常生活需注意什么
不久前,23岁的大四学生徐欣蕊忽然感觉腹部不适,仅仅几分钟后就演变为呕吐和强烈的腹痛,“疼得根本动不了,爬过去抱着垃圾桶吐了个昏天黑地”。一小时后,舍友打车将她送进医院急诊,徐欣蕊被确诊为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原因可能是食用了不干净的食...[全文]
-
洪水退去健康防护别大意返家进屋前检查这些点
洪水退去,健康防护别大意 返家进屋前,检查这些点 随着洪水退去,转移安置的群众陆续返回家中。专家提醒,洪水过境后返家,需特别注意安全与卫生。 “进入房屋前要首先进行安全检查。”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水旱灾害研究中心研究员孙洪泉表示,可...[全文]
-
家里的这几个地方正悄悄“养”出花斑蚊快自查
家里的这几个地方,正悄悄“养”出花斑蚊!快自查 最近,“花斑蚊”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它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我们俗称的“花斑蚊”,主要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它们因具有醒目的黑白花纹且多在白天活动、易于辨识而得名。下文...[全文]
-
上海创新打造“医研企资”深度融合生态圈破解医疗创新
记者2日获悉,上海通过机制创新、金融赋能与生态共建的多维深度联动,使临床成果转化迈入机制化、体系化发展的新阶段。 “临床转化、金融赋能”——上海临床成果转移转化生态协同发展论坛暨“国投孚腾杯”临床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当日举行。活动由上海申...[全文]
-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启动实施支持约600个县域医共体改
国家发展改革委8月1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在会上表示,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启动实施,加快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一是提升县域诊疗服务能力。统筹安排各类中央资金,支持约600个...[全文]
-
民生一件事丨在家门口享更好医疗服务城市医疗资源下沉
:记者日前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我国将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进一步方便百姓就医。如何能让更多人在家门口享有更好的医疗服务?民生一件事,集中关注。-->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将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全文]
-
一个不起眼的炒菜习惯,让全家人骨质疏松
一说到骨质疏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要补钙,很多人平时也比较注意要补钙预防骨质疏松了。 钙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确实有益,不过,很多却忽略了家里的一个烹调习惯也会让全家人骨质疏松——炒菜喜欢多放盐! 我国居民盐的摄入量大约是健康推荐量的2倍。...[全文]
-
看起来没那么“油”却隐藏着很多能量减重要学会科学地
减重营养两不误该怎么做|科学减重一起来 “管住嘴”要学会科学地吃 管理体重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健康,而合理均衡的营养摄入是维持健康所必需,所以,我们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将管住嘴简单理解为不吃或少吃,而是要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来做好体重管理。 ...[全文]
-
陕西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银发经济破解养老课题
陕西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银发经济破解养老课题 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28日在西安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陕西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截至2024年末,全省完成4.7万户特困老年人家庭适老...[全文]
-
洗涤用品“花样”多专家为您支招如何选
从家家户户常用的肥皂、洗衣粉,到近年来越发走俏的洗衣液、洗衣凝珠,以及专治顽固污渍的氧泡泡、爆炸盐,琳琅满目的洗涤用品让人挑得眼花缭乱,到底如何选?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传统产品“实力强劲”肥皂作为老牌清洁用品,去污实力不容小觑。南京市质检...[全文]
-
中新健康丨保卫人体“化工厂”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
“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传播科学、权威肝病知识,消除社会歧视与误解的重要窗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王贵强日前在北京对记者表示。 在专家看来,如今,互联网医疗平台可以打通筛查、诊断、规范治疗、院外管理的多个环节,切实解决患者痛点。 保卫...[全文]
-
北京疾控专家提醒:强降雨后,饮食安全做到“四要七不
强降雨过后,伴随的高温高湿天气,发生肠道传染病和各类食源性疾病风险增加,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朋友要注意食品安全,千万不可大意,做好“四要七不要”,严防“病从口入”。 四要:一要加强个人卫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及时增添衣...[全文]
-
我国中药饮片标注保质期自8月1日起施行
我国中药饮片标注保质期自8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2023年7月1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对中药饮片标签管理作出明确要求,提出标签内容应当标注保质期等。该《规定》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其中,保质期的标注自2025年8...[全文]
-
一周没洗床单,你的床上有什么?
床,通常被认为是家里最干净的地方,可当一周没洗床单时——你的床已变成“微生物乐园”,无数你看不见的“小居民”正悄悄影响着你的健康。 显微镜下床单上的“微观世界” 细菌王国:无处不在的“侵略者” 床单就像一个巨大的培养皿,汗液、唾液、头...[全文]
-
中新健康丨北京昌平区:打造国际医疗器械城“试验田”
在北京昌平,一个聚焦医药健康产业的全链条创新生态正加速形成。 近日,记者走进昌发展运营的主题园区和服务平台,探访其在合成生物制造和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前沿布局与创新成果。 由昌发展集团运营的国际医疗器械城,被称为北京的“医械硅谷”,是北京...[全文]